有84%的受訪者表示項目的勞務工人工資發放形式為每月發放生活費年底結賬,每月發放1000~3000元生活費的比例為89%,多數收到生活費的來源主要為分包老板或者班組長,與實名制考勤數據無任何關系。對于目前各項目勞務工人實名制執行情況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45%的人認為“工人工資發放不及時,無法形成有效管理手段”,另有35%的人認為“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應用情況不佳,未與門禁考勤有效統一,無法形成有效管理體系”。那么為什么在勞務工人實名制工資發放上無法形成有效管理手段?
目前政府部門要求的每月通過實名制管理系統銀行卡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的制度與建筑勞務市場實際工資支付現狀不相符。經過調研,目前大部分的工人每月只能收到1000~3000元的生活費,主要原因是從建設單位到分包單位的結算均執行的工程量核算的計量方式方式,進而導致的一個現象就是,大部分工種均采取核算工程量的方式進行結算工資,有的甚至以班組為單位的“包工”的用工模式。
一般項目只有在工作任務完成或者某一節點完成才開始核算工作量,甚至有個別工程需要“墊資”施工至主體封頂的情況,如果遇到付款條件不好的項目,施工企業所承受的資金壓力是巨大的,僅有的部分資金全部用來供應建筑主材,按月核算并發放工人工資實施起來困難重重,給施工企業、勞務隊伍造成極大困擾。
不是不想發工資,是資金壓力實在太大,隨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實施,建筑市場的下行壓力巨大,實力一般的建筑施工企業很難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按時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農民工工資不能按時發放,實名制管理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也就變成了一堆無效的考勤數據,工人不重視、管理人員在困難面前得過且過。
經過調研,91%的受訪者認為提升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是有利于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但是反過來講能夠做到按時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同樣能夠提升工人實名制管理工作水平,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相關信息:
七點講述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
東莞試點三年的建筑工人實名制成效如何?
建筑工人實名制,能否撫平各方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