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度目的
規范考勤管理:確保施工現場作業人員的考勤記錄真實、準確。
保障工人權益:為工資發放、勞動糾紛處理提供依據。
提高管理效率: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工地管理效率。
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確保施工現場人員到位,減少安全事故風險。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適用于施工單位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包括施工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等。
三、實名制登記
信息錄入:所有進入工地的工人必須進行實名制登記,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系方式、工種等基本信息。
信息審核:登記信息需經項目部審核確認,確保準確無誤。
信息對接:登記信息需與政府相關部門或第三方平臺進行數據對接,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四、考勤方式
打卡設備:施工現場應設置專門的打卡區域,配備具有AI識別功能的打卡設備(如人臉識別系統、指紋識別儀等)。
打卡要求:工人每天進出工地均需進行打卡考勤,打卡時間應準確記錄,并與實際工作時間相符。
數據上傳:打卡數據需實時上傳至管理平臺,以便管理人員隨時查看和分析。
五、考勤管理
班次管理:根據施工計劃和需求,對工人的班次進行管理,包括早班、中班、晚班等。每個班次均需進行打卡考勤記錄。
出勤統計:根據打卡數據,對工人的出勤情況進行統計和計算,包括出勤天數、工作小時數、遲到早退次數等。
獎懲機制:對于按時打卡、出勤率高的工人給予一定的獎勵或表彰;對于遲到早退、無故曠工等違規行為,根據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或警告。
六、設備維護
定期維護:打卡設備需定期維護和保養,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和數據準確性。
責任追究:因人為因素造成打卡設備損壞的,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并進行賠償。
七、數據安全與保密
數據保密:工人實名制信息和打卡數據需嚴格保密,不得隨意泄露給無關人員或機構。
數據備份: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以防數據丟失或損壞。
八、監督與檢查
內部監督:施工單位應建立內部監督機制,定期對實名制考勤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評估。
外部檢查:接受政府相關部門及行業協會的監督檢查,確保制度得到有效執行。
九、制度修訂與解釋
制度修訂:隨著法律法規和實際情況的變化,本制度將適時進行修訂和完善。
制度解釋:本制度的解釋權歸施工單位管理部門所有。
綜上所述,施工單位實名制考勤管理制度是確保施工現場管理規范、工人權益保障及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各施工單位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

魯班長提供施工單位實名制考勤管理解決方案,是一種高效、便捷、準確、安全的考勤管理方式。它通過人臉識別等現代化技術手段實現了對員工出勤情況的自動記錄和統計,提高了考勤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同時,該系統還具有實時透明、安全可靠等優點,為工地的日常運營和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