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年關,拖欠建筑工人工資的話題就開始升溫。弱勢群體的民生問題,永遠是一個追求和諧發展的社會必須正視的問題。首先,建筑工人在追討工資無望時,他們往往求助于自力救濟,如有些建筑工人采用盜竊、搶劫、傷害或綁架包工頭,甚至以自殺相威脅的方式來討工資,釀成了許多社會悲劇。在一定程度上,拖欠建筑工人工資已經成為一個擾亂社會治安和誘發犯罪的社會問題。其次,拖欠建筑工人工資不利于“三農”問題的解決。“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核心是增加農民收入,農村富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就業,是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徑。因此,必須看到,“三農”問題在農村,但解決問題的有效“鑰匙”在城市。最后,拖欠建筑工人工資影響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農民進城務工,一方面促進了城市的現代化,另一方面,其所得工資又用于生活消費、子女教育等方面,既擴大了內需,又提高了國民素質,最終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建筑工人的工資被拖欠后,建筑工人只有勒緊腰包,抑制即期消費,導致整個農村消費市場難以啟動,這勢必影響到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發展。 那么拖欠建筑工人工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以下分析。
一是故意拖欠或克扣。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私營企業,往往以企業效益不好為由,不能按月支付農民工工資,而且一拖就是幾個月,到了年底則千方百計找借口克扣工人工資。更有甚者,少數包工頭拿到工程款后逃之夭夭,把工人的血汗錢統統卷走,導致工人工資無法兌現。 二是被迫拖欠。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建筑行業或經營困難的企業。建筑行業的特點是多層承包,開發商把工程發包給某個建筑公司,建筑公司再發包給某個包工頭,包工頭再雇用一些農民工進行施工。 三是拖欠工資的案件具有群體性、復雜性。案件雙方的對立情緒一般都大、矛盾易激化、社會廣泛關注等特點。及時妥善解決拖欠建筑工人工資、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成為勞動保障部門的重頭戲。
拖欠建筑工人工資的情況,一般有以下特點:一是從用人單位角度看,拖欠工資的問題大多數出現在建筑行業,其他行業相對較少。據統計,中國經濟連續13年以年均9.3%的幅度增長,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越來越嚴重。其中,以房地產開發工程和政府投資工程最為突出。據新華社的一項調查統計,在接受調查的建筑工人中,有72.5%的受訪對象表示,他們的工資不同程度地遭到拖欠,其中28.8%的人反映,從未按時拿到過工資;二是從企業的性質看,私營企業明顯多于國營、集體企業;三是建筑行業拖欠建筑工人工資呈現時間長、糾紛集中、涉及人數多、處理難度大等特點,且爭議發生的時間比較集中,大多集中在年終。
為了讓社會安穩以及勞動者能享受到薪資待遇,政府也是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不過要真正完全杜絕此類情況還需要更多人以及社會上的各個群體的努力,在這里魯班長也是看到了這些情況,為了幫助建筑企業解決發薪問題,于是推出了“筑薪易”這一款高達五百萬的解決方案,以解決建筑企業發薪的燃眉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