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與意義
目的:
使項目對勞務分包人數清、情況明、人員對號、調配有序。
促進勞務企業合法用工,切實維護農民工權益,調動農民工積極性。
實施勞務精細化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意義:
督促勞務企業、勞務人員依法簽訂勞動合同,明確雙方權利義務,規范雙方履約行為。
掌握勞務人員的技能水平、工作經歷,有利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
逐人做好出勤、完成任務的記錄,按時支付工資,張榜公示工資支付情況,使項目可以有效監督勞務人員的工資發放情況。
了解勞務企業用工人數、工資總額,便于項目有效監督勞務企業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費。
二、實施小組與職責
成立勞務實名制管理實施小組:
組長、副組長及組員名單應明確,確保責任到人。
明確各項管理職責:
項目經理部職責:負責分包隊伍管理的全過程,包括勞動力使用計劃的提出、施工分包單位人員進場驗證、入場培訓教育、出勤統計、工資支付監督、安全生產監督等。
勞務管理員職責:建立健全各級綜合治理責任制,定期對外來務工人員進行法制教育,做好外來務工人員的管理工作,包括登記造冊、辦理暫住證、健康證等。
協作單位職責:依法招用農民工并簽訂勞動合同,負責農民工工資的編制、支付及糾紛的解決。
三、管理辦法與實施流程
進場驗證:
分包企業提供勞動人員花名冊、勞動合同原件、身份證復印件、體檢健康證明、技能等級證書復印件等材料。
項目經理部進行驗證,確保進場人員與花名冊及證件相符。
入場教育:
勞務人員入場前進行安全生產、遵章守紀、安全技術交底、勞動保護等內容的教育。
由項目經理部進行入場登記,發放工作牌,登記勞務工人退場記錄表。
出勤統計與工資支付:
建立工人出勤統計臺賬及勞動力統計報表制度,定期對現場勞動力進行檢查。
協作單位每月底前根據出勤及完成的實物量計算每名農民工實際應得工資額,編制工資支付表并支付工資。
項目經理部負責監督勞務協作單位的農民工工資發放情況。
安全生產管理:
嚴格執行公司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項目經理部與分包隊伍簽訂《建設工程總分包安全生產管理協議》。
分包企業要與農民工簽訂安全協議,并采取各種形式對工人進行安全教育。
退場管理:
按照分包隊伍退場程序辦理相關手續,經項目部各業務部門簽字認可后方可退場。
工程技術部門負責檢查工完場清情況,材料管理部門負責分包退還借領的工具和剩余材料結算等。
四、保障措施
制度保障:
制定完善的勞務實名制管理制度和流程,確保各項工作有章可循。
技術保障:
配置建筑勞務實名制管理所需專用設備,如考勤機、信息錄入系統等。魯班長提供勞務實名制解決方案,包括勞務實名制硬件設備、勞務實名制管理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合作案例10000+,歡迎咨詢。

監督與考核:
加強對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核評比工作,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宣傳與教育:
加大對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各方對勞務實名制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通過以上實施方案的實施,可以確保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推進和落實,從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建筑工人管理、維護建筑工人和建筑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
加強對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核評比工作,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執行。
宣傳與教育:
加大對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的宣傳力度,提高各方對勞務實名制管理的認識和重視程度。
通過以上實施方案的實施,可以確保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得到有效推進和落實,從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加強建筑工人管理、維護建筑工人和建筑企業的合法權益以及保障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