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由于建筑工程層層分包,“包工頭”盛行,工人往往沒有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或用工協議。因而,工人群體處于弱勢地位,一旦遇到糾紛,難以證明勞務關系,導致討薪難、工傷鑒定難。用工管理不規范,建筑工人未經培訓上崗,既影響建筑工程質量,也威脅人身安全。建筑工人基本信息不明、流動頻繁,給了不法分子混入建筑工人隊伍、逃避法律懲處的機會,擾亂建筑市場秩序。
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是雙贏之舉。依法簽訂勞動合同,讓工人討薪、維權不再難;掌握工人從業記錄,讓企業用工隊伍更穩定。這也是“雙嚴”之舉。一方面,對工人提門檻、嚴要求。目前,單純依靠“低技術、低成本”的勞動密集型模式已難以滿足建筑行業發展需要。按照管理辦法規定,經過職業技能培訓的建筑工人才能進入施工現場,這既能降低潛在安全風險,也有利于推動建筑工人向職業化、專業化發展。另一方面,企業要擔責任、守底線。要求企業明確工資發放方式,進行基本安全培訓,督促其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推動建筑工人由“雜牌軍”發展為“正規軍”,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從長遠看,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還應承載更多權益保障。隨著社會進步,建筑工人不再只有一身蠻力、靠吃苦掙錢,而是有了職業發展和融入城市的更深層次需求。鼓勵建筑企業培育自有建筑工人,引導小微型勞務企業做專做精,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建設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讓建筑工人就業高效、流動有序、前途光明。將建筑工人實名制,與落戶、就學、住房、養老、醫保等社會保障掛鉤,讓城市建設主力軍能共享城市公共福利和發展成果,讓工人從實名制中得到便利和好處,提高建筑工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讓實名制落地生根,配套措施要跟進。相關部門應完善實名制管理具體實施細則,明確實名制流程、處罰措施等,以堵住軟執行甚至不執行的制度漏洞。通過媒體大力宣傳實名制管理辦法,讓企業和工人了解實名制作用和意義。加快推動信息化治理,推廣適合建筑業用工特點的簡易勞動合同示范文本,讓實名制更具可行性、操作性。總之,要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制度,以“實名”推動更多“實惠”,更好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大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建筑工人大軍,從而讓建筑行業行穩致遠。

針對工地實名制管理,魯班長基于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等技術,開發出多款實名制考勤設備:云考勤機、工地閘機、手機考勤機,三種考勤方案可實現土建類、裝飾類等各類工程項目全覆蓋。魯班長實名制考勤設備,部署簡單,性價比高,系統功能強大,自動生成考勤數據,一鍵導出考勤表,并且支持對接住建局實名制管理系統。
相關信息:
工地上班怎么記考勤
智慧工地實名制考勤系統 可自動計薪
項目經理如何現場刷臉考勤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