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來,山東省住建部門穩妥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項目開復工,統籌疫情防控、民生保障和經濟運行,堅持‘兩手結合’,住建領域疫情防控網逐步織牢。”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潤曉表示,山東緊急制定相關方案,堅持精準防控和兜底防控相結合,認真抓好建筑工地等重點領域疫情防控,落實住建領域企業全員核酸檢測制度。印發《關于調整工程建設疫情防控相關費用的通知》,將疫情防控費列入工程造價,力爭將疫情對建筑業影響降到最低。材料進場應設置專用過渡區域,完成防疫消殺后方可進入施工現場,送貨司機、卸貨人員等其他外來人員必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山東堅持‘穩中求進’,建筑業提質增效穩步推進。”王潤曉說,山東加快復工復產,截至目前,東營市、濟寧市、聊城市、菏澤市項目全面實現開工復工。產業結構持續向優,一季度該省建成綠色建筑3483.39平方米,同比增長35.7%,建成節能建筑3627.0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2%。2022年一季度,建筑業完成總產值2619.92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92%;繳納稅收229.87億元,占該省稅收的7.52%,支柱產業地位不斷鞏固。
當天發布會還介紹了山東省裝配式建筑發展成效。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二級巡視員殷濤表示,山東裝配式建筑產業發展持續壯大,培育發展了萬斯達集團、高速萊鋼綠建、同圓設計等一批本土骨干企業,先后引進中建科技、遠大住工、三一重工等省外龍頭企業入魯投資建廠,初步形成省會、膠東、魯南3個相對集中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集聚區;科技創新持續增強,組織開展課題研究32項,編制實施地方標準34項,一批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典型引領持續加強,爭創國家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7個、產業基地34個,總量居中國首位。
據悉,“十三五”以來,山東累計開工建設裝配式建筑1.76億平方米,其中,2021年開工5092.1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2022年一季度開工12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
針對工地實名制管理,魯班長基于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等技術,開發出多款實名制考勤設備:云考勤機、工地閘機、手機考勤機,三種考勤方案可實現土建類、裝飾類等各類工程項目全覆蓋。魯班長實名制考勤設備,部署簡單,性價比高,并且支持對接住建實名制管理系統。
另外為配合疫情防控管理需求,魯班長推出集考勤、測溫、健康碼識別、人證核驗功能于一體的健康碼測溫一體機,以及【實名制考勤測溫一體機】以成本價出售,助力建筑工地高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