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改革建筑勞務用工制度、加強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被再次提到,是《“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的主要任務。
1、改革建筑勞務用工制度
鼓勵建筑企業通過培育自有建筑工人、吸納高技能技術工人和職業院校畢業生等方式,建立相對穩定的核心技術工人隊伍。引導小微型勞務企業向專業作業企業轉型發展,進一步做專做精。制定建筑工人職業技能標準和評價規范,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動大型建筑業央企與高職院校合作辦學,建設建筑產業工人培育基地,加強技能培訓。推動各地制定施工現場技能工人基本配備標準,推行裝配式建筑灌漿工、構件裝配工、鋼結構吊裝工等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完善建筑職業(工種)人工價格市場化信息發布機制,引導建筑企業將建筑工人薪酬與技能等級掛鉤。全面落實建筑工人勞動合同制度。
2、加強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
完善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充分運用物聯網、生物識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建筑工人實名制、勞動合同、培訓記錄與考核評價、作業績效與評價等 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制定統一數據標準,加強各系統平臺間數據對接互認,實現全國數據互聯共享。將建筑工人管理數 據與日常監管相結合,加強數據分析應用,提升監管效能。在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的基礎上,加強管理人員到崗履職監管,嚴格實行特種作業人員實名上崗,壓實現場管理和技術人員責任。
3、保障建筑工人合法權益
健全保障建筑工人薪酬支付的長效機制,落實工資保證金、工資專用賬戶管理等制度,推行分包單位農民工工資委 托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制度。完善建筑工人社會保險繳費機制,保障職業安全和健康權益。落實施工現場生活環境、勞動保護和作業環境基本配置,持續改善建筑工人生產生活環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按照國家規定進行上崗前、在崗期間 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
魯班長,作為智慧工地實名制管理服務提供商,目前已為10000+項目/工地完成實名制終端硬件設備接入及數據采集,所有數據直接上報至政府平臺,滿足監管部門對項目直報的所有要求,切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