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3月1日起,住房和城鄉發展部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聯合頒布的"建筑工人實名管理辦法"(試行)已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啟動,對全國9萬多家建筑企業的5000多萬名建筑工人實行實名制管理。
第一、建筑工地勞務實名制不僅僅是門禁打卡和考勤
勞務實名制的初衷是加強監督,提高門檻,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但目前,企業或個人在實際實施中出現了認知偏差。一些建筑企業認為勞務實名制等同于門禁考勤,只在工地出入口安裝門機,統計工人出勤情況。事實上,一個完整的勞務實名制管理平臺,其功能非常強大,涵蓋考勤、定位、培訓、工資、合同、宿舍、獎懲等諸多模塊,可以根據硬件設備對接的需要進行定制,滿足直接施工企業、總承包施工企業、施工單位和政府部門的多樣化使用和監管需要。利用勞務實名制,可以實現建筑工人的"簡歷"統計,包括基本信息、就業信息和誠信信息等,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證信息、教育程度、工作類型(專業)、技能(職稱或崗位證書)水平以及基本安全培訓等信息;就業信息包括工作崗位、簽訂勞動合同、出勤、工資支付和就業記錄等信息;誠信信息包括信用評估、投訴舉報、良好和不良行為記錄等信息。與建筑工人建立勞動關系的建筑企業負責提交施工工人在企業工作期間需要登記的信息。基于國家平臺的數據收集、保存、處理和共享能力為建筑工人建立了一個長期完整的個人檔案。

第二、建筑工地勞務實名制設備不僅僅是只是拍一張照
施工企業應配備實現施工工人實名制管理所需的硬件設施設備和軟件信息系統,原則上實行施工現場封閉式管理,建立出入門禁系統,利用人臉、指紋、虹膜等生物識別技術進行電子打卡考勤。對于不具備封閉管理條件的項目,應采用移動定位、電子圍欄等技術進行考勤管理。為了實現建筑工人的實名制,施工和管理的成本可以包括在安全文明的施工費和管理費中。建筑工人勞動實名制的管理,不僅可以簡單地錄入和上傳建筑工人的個人信息,而且必須配備相應的自動數據采集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人臉圖像、指紋記錄、移動定位數據等,所采集的數據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長期保存,作為政府部門驗證建筑企業勞務實名制實施情況的依據。
相關信息:
為什么政府要大力推行實名制用工?
農民工實名制推進困難的原因
為什么要實施建筑工人勞務實名制?
相關信息:
為什么政府要大力推行實名制用工?
農民工實名制推進困難的原因
為什么要實施建筑工人勞務實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