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持續推進“開展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國務院辦公廳出臺的《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動建筑業勞務企業轉型,大力發展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以專業企業為建筑工人的主要載體,逐步實現建筑工人公司化、專業化管理。鼓勵現有專業企業進一步做專做精,增強競爭力,推動形成一批以作業為主的建筑業專業企業。促進建筑業農民工向技術工人轉型,著力穩定和擴大建筑業農民工就業創業。建立全國建筑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裝配實名制考勤機,開展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記錄建筑工人的身份信息、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從業記錄等信息,逐步實現全覆蓋。
各地紛紛推出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的舉措,具體做法大致如下:依法取得施工許可的在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必須實行建筑勞務實名制管理。其中新開工的建筑規模3萬平方米以上或投資規模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必須加裝考勤設備、建立電子臺帳并進行動態管理。同時,文件還明確:建設單位要在招標文件和工程施工、監理合同中明確實施實名制管理的要求,將實名制管理所需費用列入工程安全文明措施費,檢查督促施工企業按規定實施實名制管理。施工總承包企業應在工程項目設立勞資專管員,負責勞務實名制管理工作。施工現場人員出入施工區域必須刷卡或其他實名識別方式進行考勤。承諾嚴格按照要求落實建筑勞務用工實名制信息化管理、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銀行代發工資三項制度的工程項目,可減半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被記入黑名單的建設單位、施工總承包企業在發布期內所有新開工項目需加倍繳納農民工工資保障金。
這正好和《關于培育新時期建筑產業工人隊伍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發布的內容不謀而合,體現了政府對建筑工人和勞務企業發展的重視,切實起到了引導勞務企業轉型發展的作用,既鼓勵有一定組織、管理能力的勞務企業通過引進人才、設備等途徑向總承包和專業企業轉型,又鼓勵大中型勞務企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搭建勞務用工平臺,為施工企業提供合格的建筑工人;同時,還引導小微型勞務企業向專業作業企業轉型發展,做專做精專業作業,成為建筑業用工主體。工地實名制考勤設備,工地加裝考勤設備,是為了企業、項目管理人員、工人搭建高效的實時考勤監管平臺。能夠大力推進建筑信息化、系統化的快速發展,引領各地區智慧化工地建設前進,可以為建筑行業打造一個健康可持續發展的行業生態圈。并以推動廣東省乃至全國的智慧城市建設為目標不斷努力,邁向更高的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