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名制登記
全員覆蓋: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人員,包括工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均需進行實名制登記。
信息錄入:登記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聯系方式、工種、所屬單位等,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平臺錄入:將登記信息錄入到廣州市建設領域管理應用信息平臺(實名制平臺),實現信息的數字化管理。
2. 考勤管理
實名考勤:通過具備AI識別功能的視頻監控設備(AI設備)或考勤閘機等生物識別設備,對進出施工現場的人員進行實名考勤。

實時數據:考勤數據實時上傳至實名制平臺,與人員信息相互比對驗證,確保考勤數據的準確性和可追溯性。
異常監測:實時監測考勤數據,對長期未考勤或考勤異常的人員進行預警,防止人員流失或違規進入。
3. 工資支付
工資專戶:設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確保工資資金的安全和專款專用。
月結月清:施工總承包單位根據實名制平臺的考勤記錄,結合工種參考價格等因素,計算當月農民工工資總額,并通過實名制平臺按月發放至農民工本人的銀行卡。
源頭保障:建設單位按月足額撥付人工費用至施工總承包單位的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確保工資的及時支付。
4. 分包單位管理
納入管理:分包單位(包括專業工程分包單位、勞務分包單位)及其人員也需納入實名制平臺管理,明確勞動關系和工資支付責任。
信息錄入:施工總承包單位負責在實名制平臺錄入分包單位及其人員、合同、價款等關鍵信息。
代發制度:施工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簽訂農民工工資代發協議,落實代發制度,確保分包單位農民工工資的及時足額發放。
5. 風險防控
預警機制:通過實名制平臺監測數據,建立風險識別防控工作機制,對存在欠薪欠款風險的責任單位進行預警警示。
監督檢查:市、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及相關實名制管理機構定期開展視頻巡檢和實地檢查,監督實名制管理的落實情況。
懲戒措施:對未落實實名制管理、未如實申報人工費用等導致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責任單位,依法采取責令停工等措施進行懲戒。
6. 工人權益保障
合同保障:施工總承包單位或分包單位與進場的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或用工協議,明確雙方權益和責任。
合法維權:培訓引導農民工合法合規反映訴求,妥善處理與工資支付相關的矛盾糾紛。
信息推送:實名制平臺每月推送月考勤信息至農民工本人,方便其核對工資和出勤情況。
綜上所述,施工現場人員實名制管理是一項系統而復雜的工程,需要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過嚴格的實名制登記、考勤和工資支付管理,可以有效預防欠薪問題,保障工人的合法權益,提升工地的整體管理水平和安全性。
內容來源于網絡,由AI整理,僅供參考
魯班長提供建筑工地實名制管理解決方案,包含考勤系統及設備,更多詳情,歡迎咨詢魯班長在線客服。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