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決方案概述
工程項目實名制管理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人臉識別等核心技術,結合云技術,實現對工人信息的實時采集、數據統計、智能管理和數據共享。該方案旨在解決工程管理中的人員流動安全、工資拖欠等問題,提升工地管理水平。

二、核心組成部分
實名注冊與認證:
工人進入工地前,需通過指定平臺(如魯班長平臺)進行實名注冊,并上傳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進行認證。
實名制管理員負責審核上報的實名制信息,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人臉識別技術:
在工地出入口等關鍵位置部署工地人臉識別考勤設備,對進出工地的工人進行快速、準確的身份驗證。
這不僅提高了安全性,還避免了非工地人員隨意進出。
考勤管理:
通過工地人臉識別考勤設備,可以實現工人的考勤數據實時上傳、統計和分析。
項目管理人員可以準確掌握工人的出勤情況,為工資發放提供依據。
工資管理:
結合實名認證和考勤數據,自動生成工人的工資報表,確保工資發放的準確性和公正性。
工資發放情況需提交給項目部審核并留存備案,同時支持工資發放情況的查詢和統計。
數據分析與監控:
通過云技術,對工人的工作數據、行為數據等進行實時監控和分析。
這有助于項目管理人員及時發現潛在問題,優化項目管理流程。
三、實施步驟
制定管理制度:
施工企業應在工程開工前制定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制度,明確實名制管理的目標、原則、責任分工和具體操作流程。
設備采購與安裝:
購買實名制考勤設備(如魯班長工地閘機、云考勤機等)和身份證閱讀器等設備,并在施工現場的出入口安裝。
系統建設:
建立實名制管理系統平臺,并與政府管理平臺對接,確保數據實時上傳和共享。
系統平臺應具備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
工人進場前手續與合同簽訂:
勞務分包隊伍需向項目部申報施工人員進場情況,只有辦理了規定手續的人員才能進入施工現場。
農民工需與企業及班組簽訂《勞動合同》,作為處理勞務糾紛的依據。
實名制信息申報與審核:
實名制管理員組織班組長填寫新進場農民工的實名制信息,并拍照上傳。
已有市民卡的農民工可通過市民卡讀卡器直接讀取完成實名登記和申報。
實名制管理員需對上報的實名制信息進行審核,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考勤與工資發放:
利用實名制考勤設備對進出施工現場的工人進行考勤管理。
分包隊伍根據考勤報表和工資標準按月支付勞務人員工資,并提交給項目部審核留存。
信息公示與內部監督:
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設置信息公示欄或工地LED顯示屏等設備,公示工人的實名制信息、考勤記錄和工資發放情況等信息。
施工企業應定期對實名制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自查自糾,確保各項措施得到有效落實。
四、優勢與效果
提高管理效率:
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的管理方式,減少人工操作,降低管理成本。
保障工人權益:
確保工資發放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有效避免工資拖欠問題。
提升安全性:
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確保工地人員身份的真實性和安全性,降低安全事故風險。
規范用工行為:
實名制管理有助于規范用工行為,減少勞資糾紛。
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通過提升工地管理水平,推動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工程項目實名制管理解決方案是一種全面、高效、安全的系統,對于提升工程項目管理水平、保障工人權益、規范用工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