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一)信息考勤、代發工資情況。目前我市納入“桂建通”平臺在建工程總數183個,月考勤合格工程數115個,月考勤合格率62.8%;已代發工程89個,6月已代發工程率22.1%。
(二)關鍵人員崗位錄入及考勤情況。截至7月,有資質項目經理錄入率86%,項目經理到崗率60.1%;有資質總監理工程師錄入率72%,總監理工程師到崗率47.3%。
(三)各縣區“桂建通”實名制工作綜合排名情況(詳見附件1)。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別為:欽南區,欽州港片區,市本級,排名最后一位的是靈山縣。
(四)根據《通知》要求,依據桂建通平臺推送數據統計計算得到實名制管理綜合評分低于80分的項目有112個,其中低于60分的有30個項目,涉及81家建筑企業。
二、存在主要問題
(一)部分項目工地未按要求設置實名制考勤通道設施。按《廣西壯族自治區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桂建發〔2019〕9號)要求: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房屋建筑項目、工程造價1000萬元以上的市政基礎設施項目應實施封閉式管理,設立進出場門禁系統,采用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進行電子打卡;不具備封閉式管理條件的工程項目,應采用移動定位等方式實施考勤管理。按我局初步排查全市在建項目,達到規模應錄入桂建通平臺的有298個,現已錄入187個,應錄未錄111個。
(二)部分工程項目未按照要求嚴格落實考勤制度。除因設備異常、停工等情況并已向當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進行報備之外,仍有多個工程項目全月考勤不合格。實名制動態日常考勤記錄缺失比較嚴重,部分工程項目實名制管理通道形同虛設,全市建筑工人考勤率合格率偏低,僅為62.8%;關鍵崗位人員履職不到位考勤率偏低,僅為47.3%。
(三)部分工程項目仍然存在應付式發薪現象,沒有將農民工“桂建通”工資卡綁定,出勤人數與實際發薪人數存在差距,整體工資發放率偏低。
三、對實名制管理落實不到位的懲戒
一是根據《通知》評分細則統計實名制綜合評分低于80分的項目清單(詳見附件2),對其承建單位予以批評,并扣減企業誠信分。二是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對上述項目進行重點檢查(特別是綜合評分低于60分的項目)督促相關單位整改到位,對于不認真整改的,應責令項目停工,待整改完成后方可恢復施工。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督促在建工地搭建實名制考勤平臺。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督促和指導所轄區域內未按規定安裝考勤設備的在建工地,立即安裝考勤設備。對不及時整改的,應責令其停工整改,直至整改完畢。
(二)認真貫徹落實實名制管理制度。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對標住房城鄉建設部的統一數據標準和國務院考核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壓實工作責任,強化監督檢查,督促相關企業及時將項目經理、總監理工程師等關鍵崗位人員信息錄入“桂建通”平臺并嚴格落實考勤履職要求,提高我市實名制管理工作在全區排位。
(三)加大執法力度。各縣(區)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實名制管理工作落實情況,通過“桂建通”平臺和日常巡查,嚴格加強動態監管,確保實名制管理工作措施落到實處。要切實配合人社部門落實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國務院令第724號)中關于工程建設領域的各項監管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對拒不整改的,要依法依規給予懲處。
針對工地實名制管理,魯班長基于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等技術,開發出多款實名制考勤設備:云考勤機、工地閘機、手機考勤機,三種考勤方案可實現土建類、裝飾類等各類工程項目全覆蓋。魯班長實名制考勤設備,部署簡單,性價比高,系統功能強大,自動生成考勤數據,一鍵導出考勤表,并且支持對接住建局實名制管理系統。
工地人臉識別考勤對接住建局
哪家可以做建筑移動定位考勤
項目經理如何現場刷臉考勤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