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教育合作項目包含十所學校建設,每所學校單獨立項。2020年11月,項目開工即開始籌備落實勞務實名制,項目部配備一名農民工工資專員,并在每個工區設立一名勞務專員。項目部設置有七個部門,有六個部門參與了勞務實名制管理,分別負責不同階段的工作,“入場、考勤、工資計量、工資核算、公示、發放、退場”,每一步都有對應部門負責,實現勞務人員全方位動態統籌管理。
沛縣教育合作項目房建項目勞動力密集,工序多、工期短,人員進出場頻次高,實行勞務實名制管理難度較大。
每一名進場人員第一步是完成進場前三級安全教育、安全防疫、勞動合同和勞務人員承諾書簽定手續后,信息錄入系統后才能進入施工現場。
為了更好地保證地方和兩套系統信息采集同步完成,項目依據實際經驗,合理配置設備具體方位和順序,更加有效保證雙系統錄入一致性。
項目開工地點多,最多的時候,項目有六所學校同時施工,按照當地政府、業主要求,每個施工點都設置了考勤閘機。公司勞務實名制使用的考勤系統屬于人臉別,與考勤閘機同步使用,每位勞務人員進場需要完成兩次打卡考勤。
開始時,在進出場通道一邊放置一個考勤機,上下班時人員集中,考勤用時時間長,勞務人員感覺進場手續繁瑣,有時候只完成一個方向的考勤,造成了兩個系統錄入信息不同步、不準確,加大了管理難度。
如何避免雙重打卡,成為李學甫頭疼的一個問題。
李學甫想到了在閘機攝像頭下方安裝人臉識別考勤系統打卡機,變兩套考勤系統為一套。他把兩個攝像頭錯位捆綁,多次試驗調整角度,成功實現勞務人員一次進場兩次考勤。保證了地方和兩套系統信息采集同步完成和兩套系統錄入數據一致性。
項目安全總監董志寬用前后對比的方法解釋了勞務實名制對安全管理的促進作用:沒使用勞務實名制之前,因為勞務人員流動性大,不能確認農民工是否進場,是否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存在使用超齡、不足齡農民工隱患。使用勞務實名制之后,不錄入考勤系統不能進入施工現場,有效避免了以上風險,可以確保百分百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在系統中可以隨時查看工人工種,根據工種有針對性地分類進行安全教育。
董志寬以鋼筋工和振搗工為例,說明了勞務實名制對職業病預防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安全員可以在系統中精準地對勞務工進行崗位識別,有針對性地進行崗位安全教育,對架子工、鋼筋工和振搗工分門別類進行職業病預防告知。
項目部從建立勞務制實名制制度、設立工資專戶、結算和支付時間等多次開會討論。常務副經理孟令奇牽頭負責勞務實名制,工作出現問題時,孟令奇就把現場各個工區勞務員、部門負責人召集到一起,共同討論解決方案。在一次次討論過程中,也使大家逐漸提高了對勞務實名制的認識和工作的主動性。當現場出現“未報備進場”等問題時,各部門主動協商解決,現場勞資員督促分包隊伍及時簽訂勞務用工合同,安環部到現場進行三級安全教育,施工員了解未報備原因。
在錄入進場勞務工信息時,勞資員同步對勞務實名制系統對他們的保護功能進行宣傳,起到了有效防范用工風險的作用。同時,通過勞名實名制系統,可以確保百分百查驗農民工健康碼和行程碼,為現場疫情防控把好第一關。
針對工地實名制管理,魯班長基于自主研發的人臉識別等技術,開發出多款實名制考勤設備:云考勤機、工地閘機、手機考勤機,三種考勤方案可實現土建類、裝飾類等各類工程項目全覆蓋。魯班長實名制考勤設備,部署簡單,性價比高,系統功能強大,自動生成考勤數據,一鍵導出考勤表,并且支持對接住建局實名制管理系統。

相關信息:
智慧工地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制度
農民工實名制管理系統解決方案
工地實名制門禁系統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