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勞務是傳統行業,但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深入發展,在互聯網+的帶動下,也迎來了升級轉型。特別是人臉識別技術和國家大力推行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的結合,更是完美詮釋了“以信息化驅動建筑業變革”的發展理念。
2019年,住建部發布《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試行)》,要求全國的建筑工程若要開工,必須開設工人實名制通道,并且要上技術手段。工人信息、考勤記錄等數據必須同步到對應的住建平臺接受監管。
早期建筑工地的考勤模式為人工模式,工人上下工時,到工頭處進行考勤登記,這種模式不僅效率低、準確率也極低,還可能出現人情關系左右考勤結果的情況。造成工程企業用人成本的浪費,也容易產生勞資糾紛。
后來興起了新的考勤方式,比如刷工卡/身份證過閘機,但這種方式還是比較粗放,會出現一些弊端:
冒名刷卡
代打卡
計算工資、工時時發生糾紛
相較傳統考勤方式,人臉識別考勤有著明顯優勢,以魯班長工地人臉識別考勤機為例:
魯班長工地人臉識別考勤機包括閘機、云考勤機、手機考勤機3種,
其中工地閘機可以同時完成實名登記和考勤記錄,1秒快速過閘,避免人員聚集;
識別精準,不論白天黑夜,有無胡須,均可識別,準確率高達99%;
考勤數據上傳至云端,不可更改,不會遺失,企業端,考勤端,工人端三端數據同步,工人、工班長、企業管理者均可實時查看考勤數據;
也杜絕了代打卡、惡意闖入、工時工資糾紛等問題。
目前,魯班長人臉識別勤機已為全國10000多家企業/項目提供服務,未來,還會有更多……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