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和支柱產業之一,同時,建筑業也是一個安全事故多發的高危行業。如何加強施工現場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發生頻率、杜絕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是擺在各級政府部門、業界人士和廣大學者面前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在此背景下,伴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手段、移動技術、智能穿戴及工具在工程施工階段的應用不斷提升,智慧工地建設應運而生。建設智慧工地在實現綠色建造、引領信息技術應用、提升社會綜合競爭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今天就來簡單說說智慧工地勞務實名制管理的作用!
智慧工地建設在勞動力管理方面,首先對施工場地實現封閉式管理,通過閘機等設備,能夠有效的管控施工人員的進出場,杜絕了外來陌生人員進入工地,使得工地更為安全。通過勞務管理系統,實施實名制管理,能夠根據施工人員的身份信息,對勞務人員結構組成、年齡組成、性別比例等信息進行分析,合理優化勞務隊的素質,并且能夠實時了解在場總人數以及各分包隊伍、各個班組、各工種分布情況。
通過一段時間的數據采集,勞務實名制管理系統可以準確提供該時間段內的勞動力曲線,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勞動力曲線對勞動力的使用進行分析,對用工高峰期與低谷期進行對比,優化勞務人員的使用情況,在確保正常施工的情況下爭取使勞動力曲線更加平滑,從而避免階段性的窩工,節約勞動力使用成本。由于采用實名制管理,勞務人員通過刷卡進、出施工場地,由勞務管理系統實時記錄,使得施工總承包單位能夠與勞務單位之間進行勞務人員的考勤進行核實,為勞務人員工資結算提供真實的考勤依據,避免勞務糾紛。
智慧工地中的遠程監控,不僅僅是對施工場地及周圍裝幾個攝像頭、然后在項目部成立一個監控室,對施工場地進行監控。智慧,能夠決定和改變一座城市的品質;智慧城市則決定與提升著未來的城市地位與發展水平。作為城市化的高級階段,智慧城市是以大系統整合、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交互、公眾多方參與和互動來實現城市創新為特征,進而使城市管理更加精細、城市環境更加和諧、城市經濟更加高端、城市生活更加宜居。
眾所周知,傳統建筑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粗放式的管理使工地的勞動力、材料、機械設備的利用都存在著嚴重的浪費。美國行業研究院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工程建設行業的非增值工作(即無效工作和浪費)高達57%,制造業這一數字僅為26%。從國外的經驗及目前國內建筑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開展“智慧工地”建設是實現精細化管理的最佳手段,也就是說“智慧工地”建設是手段,實現工地精細化管理是目標,最終達到在減少施工成本、保護環境的情況下,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工程的目的。
相關信息:
智慧工地和建筑實名制管理成為建筑行業的趨勢
智慧工地勞務實名制解決方案簡介
智慧工地實名制工人通道方案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