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思維中,人臉識別只適用于高端服務業,用在傳統行業不多,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優化和深入發展,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隨著建筑行業不斷的規范發展,建筑工地人臉識別系統漸漸融入到了建筑考勤中。
過去,工地考勤系統往往是打卡、身份證驗證、指紋識別、在安全帽中鑲嵌芯片等,然而不論哪種方法,都有其相應軟肋,"人為"因素無法杜絕:身份證互相借用、安全帽"張冠李戴",工人指紋磨損辨識度低,也因此發生過工資、工時計算的糾紛。
據某建筑工地負責人介紹:建筑行業是一個安全事故多發的行業。目前,工程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工地周邊環境相對復雜,人員進出施工現場也十分頻繁,也不乏很多非工程人員進入現場,安全隱患隨之而來。為了進一步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性,其人員管理、責任認定必須一步到位。
建筑工地人臉識別系統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捕捉運動中的人臉形象,更適用于勞動較為密集的建筑行業。兩組四臺高清攝像頭,組成了這套電子門禁系統的“眼睛”,通過抓拍面部特征,再與人像數據庫進行比對,讓“合法”員工進出,并自動生成考勤報表。門禁系統識別的是臉部“倒三角”區域,在捕捉人像時,即將人臉分解成無數的數字化碎片,精確度極高。
因此,人臉識別系統進入建筑行業是大勢所趨,能對建筑行業人員流動的有效管理和個人權益的維護提供技術基礎,為行業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