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地,關于工人管理有這機關怪現象,把施工員都快逼瘋了!
1、干工,討薪跳樓嚇破膽!
眼下,農民工群體呈現出新的態勢:年輕一代不愿意做建筑工人,工地上多見50~60歲的工人,這些人對管理的理解和法律知曉非常少。
在他們心目中,天下只有一個道理,那就是我在你這干活,完了沒拿到錢我只能找干活的地方要,于是,項目部甚至公司成為了討要薪資的主要對象。殊不知,也許項目(不排除項目確實沒有完全支付分包費用)至少已經支付了他們的勞務費用,只是勞務單位沒有足額支付給他們。
2、工人為錢到處跑,項目公司事故多
工程市場已經不同以往,找到合適的工人隊伍對建筑公司來說并不那么容易。個人包工頭性質雖然被明令禁止,但事實上工地依然流行的是包工班組,而不是成建制的分包單位(分包單位下屬的勞務班組僅只名義上的管理)。
工人流動只看工資,沒有歸屬感,往往會為了多10塊20塊錢,而選擇去別的工地。在這種情況下,項目部這一層組織出現了新的管理難點,工人信息留存和備案天天做,也很難保證完整性,一旦出現事故或者糾紛,項目部或公司反而成為了弱勢群體。
3、工地夜校火熱辦,聽課“學生”耳邊風
三級安全教育、普法、管理要求等進場培訓,項目部現在非常重視。農民工夜校也辦了起來,但是實際效果堪憂。
農民工進城變工人,回家變農民,實際的技術技能雖然有,但體系性和意識層面并沒有完全解決。安全培訓,他們并不那么關心,讓我來聽就聽,習慣咋干還是咋干。項目部有時為了趕工,越俎代庖,幫忙填寫考試卷,幫忙進行記錄簽字。培訓內容千篇一律,針對性和強制性不夠。
4、工資表格化,隱瞞實情后患多
行管部門出現,或者公司月檢查,項目部經常會出具按手印簽字的工資簽收表,附帶一個分包提供的考勤表。
工人實際是否領到工資并不知道,分包提供的考勤表是否真實也不知道。雖然我們可以不關心,但是埋下的隱患非常大,沒事則好,有事勞神傷錢。
莫慌,魯班長來幫您忙!可完美解決這四大怪狀。
魯班長工人管理信息平臺——專注為建筑企業提供專業、高效、全面的勞務實名制管理解決方案,擁有自主研發的智能人臉識別考勤系統,針對開放式工地及封閉式工地提供多樣化智能考勤設備,工人實名制信息及考勤記錄實時準確對接政府監管平臺,打造實名制一站式工人管理信息平臺!

魯班長不僅讓工人實名制登記簡單高效,采用人證合一、考勤與門禁相結合的方式,既避免了代打卡等作弊行為,又提高了工地出入口安全管理水平。
現場考勤記錄實時上傳云端,管理人員可通過電腦或者手機實時查看,魯班長企業管理端(PC端&移動端)功能強大,可實現工人資料、安全培訓、考勤報表、合同、薪資、黑名單等管理功能,自魯班長工人管理信息平臺投入應用后,華強創意產業園項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工人管理規范有序,效率和效益獲得雙重提升。